矿用带式输送机是煤炭主要的运输设备,可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,从起点输送到终点,完成物料的连续运输,因此,输送机具有输送量大、运输成本低、运输安全平稳等优点,此外,输送机还存在耗电量大的缺陷,因此,实现其高效节能运行是矿井发展的首要任务,带式输送机工作原理是:经胶带环绕,两端滚筒相互连接形成闭环结构,上下托辊支撑胶带并将其拉紧,从而产生一定的张力作用,当电动机带动滚筒进行旋转时,通过输送带和滚筒作用产生的摩擦力驱动输送带连续运行,最后完成货物的运输和卸载。由于在煤炭实际开采中,当煤流量较小,或者甚至空载运行时,输送机皮带仍以较高的速度运行,导致“大马拉小车”的现象发生,造成电能资源的浪费,增加煤炭开采成本。因此,本文设计带式输送机节能优化控制系统,依据煤流量大小对皮带运行速度进行调节,并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节能模型,来验证带式输送机的节能效果,达到节能目的。
1 带式输送机系统控制结构
针对矿用带式输送机在作业中,有时会出现皮带载荷减小或者空载,而皮带仍高速运行,造成资源的浪费;而当皮带载荷增加或者满载时,系统未输出额定功率,造成设备利用率低;此外,还不能实时监测煤流量,造成皮带运行速度不能随煤流量调节,因此,针对上述现象,本文设计了基于PLC可编程控制以及检测传感和变频控制技术的带式输送机,并对控制系统进行节能优化,实现其节能控制。
本文设计通过速度传感器对皮带速度进行采集;通过电子皮带称对煤流量进行监测;通过功率采集模块获取系统运行中的电流和功率,综合分析所收集到的数据,最后通过 PLC控制变频器完成输出,保证带式输送机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,达到节能运行目的。
图1中,输送机控制系统主回路中,3台配电柜频率都50 HZ,输出交流电源是660 V,并通过变频器相连接实现对电动机的驱动。系统控制回路中,通过工业以太网,控制系统的核心PLC控制器和上位机建立通信连接,并通过通讯协议PROFIBUS 与变频器完成实时通信衔接。运行中,PLC 控制器接收来自上位机的发送指令,并通过控制变频器的电压和输出功率,PLC控制器对电动机实现控制。
2 节能优化模型的构建
2.1 BP 神经网络
BP神经网络属于多层感知器网络,一般采用偏差反向传播算法训练,并且采用S型的神经元传递函数,可以存储、学习多种输入、输出模式映射关系,输出是0~1 的连续量,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前馈型神经网络。此外,关于BP神经网络结构,其通常由输入、输出和隐层三层组成,隐层可以是一层或多层。
2.2 节能优化模型的构建分析
本文中,带式输送机节能优化模型设计采用三层神经网络结构,下页图2中,输入层有带式输送机皮带运行速度v和煤流量Q 两个节点;隐层节点数初始值设置为5;输出层有输送机功率P一个节点。此外,图2节能优化模型中IW1和IW2分别表示隐层和输出层的权值矩阵,B1和B2分别表示隐层和输出层的偏差矩阵。
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节能优化模型,建立了输送机皮带运行速度v、煤流量Q 和功率P间的非线性关系。当煤流量确定时,通过节能优化模型得到最小功率P对应的皮带运行速度v。本文对煤流量Q 以25 t/h增量统计,并通过应用节能优化模型得到不同煤流量的最 优结果,其中煤流量Q变化范围为[0,1100] ,皮带运行速度v变化范围为[1.74,4.4],同时,结合皮带运行速度优化列表设计控制器 。表1为皮带速度优化列表。
从表1可知,煤流量Q在[0,400]时,皮带运行速度都是1.74 m/s ,随煤流量增加 ,带式输送机功率增大;Q在[400,1 100]时,随煤流量增加,带式输送机皮带运行速度和功率都增大。
依据表1皮带运行速度和煤流量的关系,本文选择以煤流量值12.5 t/h 作为一个区间,所以,在 [0,412.5]区间时,输送带运行速度都是1.74 m/s;在[412.5,437.5]区间时,运行速度都是1.75 m/s,以此类推,得到图3中所示的不同煤流量变化区间和与之相对应的皮带运行速度。
3 系统节能分析
为得到输送机系统改造后的节能效果 ,主要分析在恒速和节能模式下带式输送机所耗用的电能。先令带式输送机在恒速v为4.38 m/s,得到输送机每天完成的输送量和对应的耗电量;然后将输送机调为节能运行模式,同样,得到输送机日输送量和与之对应的耗电量情况。
表2为两种不同模式下的耗电量对比。
结合表2,可分别计算得到输送机两种模式下单位运输量所对应的耗电量,本文为更直观地显示两种模式下的耗电量,分析当输送量是1万t时,系统在恒速和节能模式时耗用的电能为W 恒速和 W 节能的公式为:
通过上述两式可知,当输送量为1万t时,恒速运行时的耗电量是25 519.97 kW·h,节能运行时的耗电量为20 117.82 kW·h,对比可知,在节能运行时,带式输送机可节约大约27%的电能,实现预期节能效果。
4 结语
为实现矿用带式输送机节能、可靠运行,本文首先设计输送机节能优化控制系统,该系统可依据煤流量对皮带运行速度调节,并通过BP意识,切实吸取以往事故的经验教训,避免同类事故的频繁出现。